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理论对话的“三心”、“四力”
——基于专业成长的自我反思
作者:陈瑶瑶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指导老师:彭善民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作为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社会工作专业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社会工作理论》课程研究,结合笔者自身的专业成长和个人反思,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主体性角度进行论述。文章从学习研究面向提出社会工作理论对话的“好奇心”、“同理心”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从实习实践面向提出社会工作理论对话的“理论情境判断力”、“理论指导实践力”、“理论运用反思力”以及“理论创新想象力”,旨在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群体理论学习和理论实践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理论对话
一、引言
我国社会工作学科重建发展三十余年以来,社会工作共同体各方积极努力,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服务实践和制度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福利为核心,其发展关系到人民的需求满足、切身权益和民生保障等多方面,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有利于契合二十大报告中的顶层设计要求,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教育水平的提升。2013年11月26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该意见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契机。意见明确指出,培养社会工作等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在专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
简单而言,理论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理论需要与经验环境进行关联,其目标是能够推动人或者环境的改变。当今学界普遍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两种倾向:“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前者的含义是更基础性的,更倾向于让社会工作者去理解服务对象,比如说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人什么时候更需要社会或他人的帮助?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这些挑战跟环境有什么关系?后者是指如何来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简称实践理论,这样的理论目标是社会工作者怎么去做?在实践过程中的聚焦是什么?社工干预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去衡量干预的成效?无论是“为社会工作理论”,还是“社会工作的理论”,都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内化学习的理论部分,笔者认为,只有这两种理论的结合,才能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提供者更好的理解、服务有需要的人或弱势群体面临的处境及需求。理论学习和实践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而作为社会工作共同体的后备力量,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并加以具体情境化的实践实习,在此基础上实现理论的本土化发展和创新,这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科教育的客观要求,还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知识能力促进、服务成效提升等专业成长的自我内驱力,更是社会工作专业整体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的一员,笔者也常常在社会工作课程学习和实践学习中反思学生该如何学好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如何将“知行合一”这一要求贯彻到理论学习和专业成长过程中?基于此,本文从作者专业成长的自我反思出发,结合笔者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对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学习和多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经历,聚焦于理论对话的“三心”和“四力”维度,试图为上述问题的解答给出自己的思考及答案。
二、从学习研究面向谈理论对话的“三心”
何雪松教授在吸收佩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一书的基础上,聚焦社会工作实践理论,结合中国人叙述表达偏好,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实证主义、人本主义、激进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四大范式,对每一种范式中提到的理论从理论脉络、概念框架、实践框架以及理论优缺点等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为现阶段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了教材抓手。在研究生第一学期学习阶段,笔者在彭善民老师的带领下,对何雪松教授的这本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在《社会工作理论》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教材书目以及聆听各小组的论文研究汇报,对书中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有了系统的学习。基于此,本部分从学习、研究的面向总结出理论对话所需的“好奇心”、“同理心”和“自信心”,以期对包含作者本身在内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群体学习“枯燥的”、“难懂的”理论提出方法。
(一)理论学习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学习的出发点。当我们面临教材中或论文文章中提到的理论元素或概念时,应保持一种理论学习的好奇心。时刻向自己提问:我是否理解了这个理论所讲的含义?我是否能将理论框架了然于心?我是否能将某一理论运用到往后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之中?也要时刻向学者(包括授课教师)提问:理论是如何从经验层面抽象到概念层面的?为什么相同的概念名词在不同的理论流派中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除了文章中提到的这个理论,还有没有更适合该实务领域的指导理论?等等。当我们能提出问题并能在自己的智识学习和理论研究过程中给出解答时,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理论入门。
(二)理论对话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社会工作者实务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专业特质,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去考虑情境、提出措施、解决问题。笔者在这里所谈的理论对话的同理心,是指在社会工作理论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更广泛意义上的同理心。
首先,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应该去同理理论创建的背景,这一背景,除了大环境背景之外,还包括理论创立者个人的生平背景。每个理论的创立与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场境、价值观念、政策脉络,要想对某个理论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就需要理解该理论的前世今生。其次,同理心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发展自己理论工具箱的要求。当我们在理论文章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去同理文章作者应用该理论指导实践的模式,在理论对话过程中看理论运用的匹配度,并可以在此过程中整理归纳出一个理论应用框架,将理论应用的场域分门别类的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此外,在阅读新闻等实际案例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也需要时刻具有同理心,时刻思考假设我们在为案例中的弱势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时,需要运用什么理论?例如,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也爆出了很多有切实问题需求的人,比如说河南富士康事件,在对“逃亡”的员工提供服务时,我们该使用什么理论作为专业支持?在对受“数字鸿沟”影响的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时,我们又该采用何种理论模式?
(三)理论创新的自信心
笔者所认为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理论创新的自信心呈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对现有理论质疑的信心。在阅读社会工作理论著作和论文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学生需要有勇气、有信心对现有理论元素提出质疑,敢于说出自己对理论的见解: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是否具有情境适配度?某一论文研究中理论运用对全文的指导是否连贯?又比如,对于激进主义的理论,在当前中国的话语语境下是否能得以实现?社会策划模式能否在中国实践中得以推展?
二是要对我国现有的本土化理论发展具有信心。我国社会工作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本土化经验,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吴帆将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分为两种路径,一种是基于适应性思考的修正路径,另一种是基于本土经验的构建路径[1]。在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修正路径之中,专业研究者需要调整从西方引入的理论元素和观念,通过对现有理论的修正促进其能更好的适应本土的需要。在对现有理论进行修正的过程中,就需要增强自身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从中国特有的文化脉络中吸纳社会工作本土理论创新的元素,例如,很多文章对传统儒家文化“大同”思想的引入,契合了社会工作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建构路径之中,社会工作共同体需要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内部和深部,反映我国特殊社会经济文化情境的行为和实践,提供致力于解决与中国文化相关,在当地情境中发现具体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理论[2]。当然,创造出的新的具有理论解释力和实践力的本土化理论是不容易的,这需要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各方的共同努力。
[1] 何雪松;童敏;郭伟和;陈涛;王小兰;吴帆;徐选国.“社会工作理论:哲理反思与文化自觉”笔谈[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6):1-27+36.
[2] Gray,M.,and J.Goates,”Indigenization” and KnowledgeDevelopment:Extending the Debate,International SocialWork,Vol.53,No.5,2010,PP.613-627.
理论学习和研究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理论工具箱”扩充的基础,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要获得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真正理解和吸纳,需要我们将具体的理论放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进行体验式学习,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有目的地反思、验证、转换、赋予个人内涵,寻找整合自我知识体系的方式。因此,除了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还需要在理论实践中体验式学习,获得对专业理论的新觉知、新感悟。
三、从实践实习过程谈理论对话的“四力”
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理论学习纳入其学科培养体系,是专业内现有理论与学生得以对话的前提。作为实践为本的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是指以专业价值观为指引,运用一系列专业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回应个人和结构层面的改变,帮助弱势群体和有需要的服务对象实现增能,促进其人境协调,增加其社会福祉,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长治久安。在理论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适恰的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服务过程中,是评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实习科学性、专业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维度。
理论是可以指引实践的,并且在实践中我们仍然有期望去发展和建构出新的理论。理论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也是需要我们去建构的亦或是需要我们通过现有的理论实践框架去澄清的。作为一个理论学习者,我们一方面需要阅读社会工作理论的著作和文章,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的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在实践场景中真正了解和体悟理论的情境有效性。
(一)理论情境的判断力
在实践、实习服务的过程中,尤其是某个具体服务开展的准备、策划期,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理论情境的判断力。社会工作的介入需要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不同的个人、群体所处的社会情境是不同的,因此在服务过程中作为服务提供者的我们需要了解服务对象的处境,将服务对象放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借用各种工具、量表来分析服务对象与周围环境、政策、主体的互动情况,在此基础上从专业的“理论工具箱”中找到契合的理论,从而更好的从专业层面指导我们帮助服务对象实现人境协调。
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过程中,作为高校智囊团的派出者,实习生常常被实习机构邀约到服务计划的设定中,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实习生需要根据服务对象信息掌握的情况寻找最适合具体情境的指导理论,提出自己的理论设想,并与机构中的其他成员开展头脑风暴活动,详细讨论指导理论的恰适性。例如,在现有的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主体越来越被承认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实践场域中实习的学生,就需要熟练掌握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为社会工作站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建言献策。
(二)理论指导的实践力
当确定了某个指导理论之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实践力。在基于理论指导的实践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要有解读和优化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中技术或观点的能力,体现自我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这种理论实践力,需要贯穿在社会工作服务的全过程之中,在介入服务的每一步,都应该将指导理论的概念元素、实践方法贯穿其中,而非指导理论与服务实践“两张皮”。当然,社会工作实务指导理论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的指导应该与服务对象的权益息息相关并以服务对象权益的实现、能力的提升为主要衡量标准。当服务实操过程与服务团队的预期设想有出入时,也需要及时“识变”,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土知识情境,调整理论元素的使用,争取做到“适变”。
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主体常常与其他服务提供主体存在服务“边界性”的难题,究其原因,实际上是社会工作专业性没有显现在服务之中。笔者认为,理论指导的实践力是社会工作主体与其他社会服务提供主体相区分的重要维度。例如,同样在社区中开展矫正服务,社会工作者(实习生)以社会连接理论为指导开展服务,更具有理论科学性。在中国本土化场域中,社会工作的发展是政策先行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也表明,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基于“问责时代”的宏观背景。面对来自政府的评估,社会工作实践要证明自己所提供的服务有效,证明自己的科学专业性,就需要基于“理论-实践”研究的证据开展服务,提高服务效益的说服力。
(三)理论运用的反思力
在理论运用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也需要具有理论运用的反思力。现有教科书的理论很大部分都是在西方的语境下产生、发展起来,当我们将其运用于中国文化情境中的具体服务中,我们就需要提出新的反思。中西方宏观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简单的套用这些现有的理论有的时候并不能让我们获得预想的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处处留心,时时反思——在理论实践的过程中,是否将选定的指导理论的元素和体系架构运用到服务过程中?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具体运用是否符合社会工作助人服务的专业要求?这一理论的指导是否真正能给服务对象带来可测量的、可评估的正向改变?这样的反思性的实现,需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实践实习过程中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各个层面加以关注,首先是服务对象个人,即“点”,其次是服务对象的重要他人,即“线”,再者是更大层次的包括政策、社区、组织的社会环境,即“面”,最后是要关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整个历史情况,即“体”,而基于上述对“点、线、面、体”的关注,也能帮助我们对理论运用的各个维度进行反思。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工作札记或实习日记是高校检验学生实习成果的文字资料,也是社会工作研究的一手资料来源。在撰写这些文字资料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实习生需要整理自己的服务体验和服务感悟,反思和改善自身参与的微观和宏观社会工作实践项目,在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深化自身对专业理论的理解。
(四)理论创新的想象力
社会工作的学科理论是根植于西方世界的价值观、知识体系和社会现实之上的,这些理论被西方世界所控制和主导,使得非西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学科发展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因此,基于我国本土情境的理论见解和创新就变得非常重要[3]。因而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层面,要借鉴西方现有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去提出概念、提升理论,这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理论创新的想象力。
[3] 何雪松;童敏;郭伟和;陈涛;王小兰;吴帆;徐选国.“社会工作理论:哲理反思与文化自觉”笔谈[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6):1-27+36.
无论是理论本身的创新亦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弹性,都离不开社会工作想象力。理论创新的想象力有助于促进社工专业服务提供者分析和改进既有社会工作案例中局部或全貌的能力。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相较于行业的学者或大牛,更具备社会工作理论创新的“想象力”,这种比较性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时代优势,当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主要群体的成长是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相依随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与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具有统一的成长背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社工专业学生更具有时代特性,更能够接受时代的变化,对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的理论创新更具有时代敏感性;其次是教育优势,当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培养凝聚了国内、国际学科培养的最先进高质量教育研究资源,相比于教师一代的跨专业学习,当今的社工专业学生是“土生土长”的专业学生,其本身就是当今社会工作领域发展的最新教育成果;再者是空间优势,相较于前辈的丰厚建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是理论创新的“白板”,更具有理论创新的空间,这种理论创新的空间本身就为想象力得以滋养带来了可能性。
经由“理论研究-理论实践-理论研究-理论实践……”多次螺旋式上升的理论抽象过程,符合中国特有文化情境的社会工作理论架构才得以生成。在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理论学习研究、理论实习实践“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专业教育任务。唯有在实践过程中秉持理论的判断力、实践力、反思力、想象力,才能更好的于实践中理解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元素和内涵,真正在服务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提高自身服务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感,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燎原之力。
四、小结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理论学习的“好奇心”、“同理心”和“自信心”加以论述,希望能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习、研究过程中的思考提供基点,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社会工作理论实践的维度对“理论情境的判断力”、“理论指导的实践力”、“理论运用的反思力”以及“理论创新的想象力”进行展开,旨在对“理论-实践”的多循环过程提供思考的空间。社会工作作为实践为本的专业,需要社会工作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的元素、理论的核心概念与实践进行对话、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理论与实践来回的反思和对话之中真正的理解和认识理论,也只有这样才能知道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可能在中国的实践场景里面是需要修正还是需要挑战甚至是需要重写的,唯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我们才能推动中国的本土化理论发展。
本篇文章是在笔者自身专业成长和实习实践过程中的个人思考和感悟,的确算不上是一篇真正的学术论文,囿于笔者自身的智识水平和学识积累,文章的学术深度和思考还不够。但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的一员,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维度进行个体化层面的反思,也算得上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对“助者增能”这一重要作用的体现,也是笔者对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小步进行自反性思考的应有之义。当然,对于文章所讨论的这一议题的纵深化思考在笔者个体化层面仍有可能,此篇文章的观点只是笔者专业成长的“中点”而非“终点”,在日后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将带着“三心”、“四力”继续思考、继续成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22.
【2】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何雪松;童敏;郭伟和;陈涛;王小兰;吴帆;徐选国.“社会工作理论:哲理反思与文化自觉”笔谈[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6):1-27+36.
【4】Gray,M.,and J.Goates,”Indigenization” and KnowledgeDevelopment:Extending the Debate,International SocialWork,Vol.53,No.5,2010,PP.613-627.
【5】文军;何威.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社会科学,2014,(07):65-78.
【6】段孟琪.构建专业共同体: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区隔、互动与融合[C].西南大学,2021.
【7】王思斌.走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发展的新阶段[J].中国社会工作,2018,(31):61.
【8】张威.现代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构建方向[J].社会工作,2018,(04):3-1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