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夏社会工作网! 用户注册 我要投稿
访谈
  • 完善评估机制的重点是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当前评估工作中仍存在机制有待完善、指标有待改进、社会组织参评积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如何看待并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教授、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名,以了解我国社会组织评估工

  • 草根社工机构如何才能根深叶茂

    广东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仅6年,却已经从一开始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成为在全国较有影响的青少年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本报记者采访了启创的执行总监廖焕标。

  • 政府购买服务: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责任

    近日,本报就“聚焦政府购买服务试点”系列报道中涉及的有待探讨和改进的共性问题,记者特与四川省财政厅综合处处长姚岚,财政专家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院长刘蓉进行了对话。

  • 灾后社会系统重建亟须社工支援

    作为专业人士,在链接资源、搭建网络、抚慰心灵等方面有哪些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灾后社会系统的重建亟须社工怎样的支援?就这些话题,记者采访了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向荣副教授和最早进入鲁甸地震灾区的香港

  • 在坚守中奉献——访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蒋德辉

    2013年4月,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评选出100名“2012年度中国最美社工” ,来自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蒋德辉、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姚锦柱、东莞市星扬社会工作服务中

  • 冯俊:发挥社会组织在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作用

    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除了户籍变更之外,还需要实现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文化风俗和意识形态的城市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工作不应该由政府大包大揽,而应发挥社会组织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教育培训作用。

  • 拜客陈嘉俊:公益机构需摆脱“人治”化管理

    从人治到管理,这是组织发展的必然。公益机构的发展会经历“人治”到“团队共治”再到专业管理的不同阶段。

  • 活力社区创始人何乐:做中国特色公益

    目前,活力社区正从中国走向世界更多地方。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专访时,何乐说,其实他有“军师”在背后支招,这一套中国式的做法得益于他的中国伙伴们。

  • 低保认定三指标 民政部:凡符合条件均在低保范围

    最近,社会对低保认定标准、可否与其他工作挂钩产生了疑惑,记者就此采访了民政部相关负责人。

  • 白煜隆:中国NGO的国际人道救援之路还很长

    民间力量从人数上来说并不少,一出现灾害,志愿者会大量涌现,但是大家还是凭着一腔热血、一股劲儿来做,民间力量当中真正懂救援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真是凤毛麟角,专注救灾的民间机构也就十来家,屈指可

  • 慈善会应转变为社区基金会

    让慈善会回归城市级的基金会的本来面目,用本土的资源解决本土的问题,做本土的社会创新

  • 你心目中的社工—上海市民政局职业社会工作处负责人张静

    为弘扬社会工作精神,传播社会工作知识,让大家更多地知晓、认同和参与社会工作,今天我们邀请上海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处负责人张静为您解读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欢迎您的参与。

  • 马蔚华:公益和别的事情不一样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一届九次理事会举行,选举马蔚华担任第二届理事长。对此,所有人都充满期待。马蔚华则表示:“公益和别的事情不一样,我想在这个领域做一些探索,想为国家的公益事业做一点贡献。这对我来说是一

  • 王金华:推进“三区计划” 促进中西部社会工作发展

    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制度安排,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弘扬社会工作精神,传播社会工作知识,让大家

  • 民政部:弃婴岛利大于弊正研究重病残儿童福保

    自从2011年6月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试点建立我国第一个弃婴安全岛以来,围绕弃婴岛的争议不断。3月16日,广州宣布暂停弃婴岛试点,进一步引发社会上关于弃婴岛何去何从的争论。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

  • 张震宇:将社工顶层设计与各地制度安排相结合

    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河南省委主委张震宇提交了《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建议》。他建议,将顶层设计与各地制度安排结合起来,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给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 徐贲:好的社会需要好的说理

    记者国内曾有人撰文呼吁“全社会必须恢复讲理的风气”,获得广泛共鸣。之所以有共鸣,是因为人们对社会上广泛存在的“有理说不通”的现状有切肤之痛。

  • 原卫生部副部长:让医生签协议不收红包很可笑

    如果一个医生要不断去宣誓不收红包,这个誓言是无效的,作为医生,我不会签,这是不尊重医生和医学的表现。

  • 对话三位"当代雷锋":新时期我们如何学雷锋

    3月2日,中宣部在北京举办第十一届公民道德论坛,会上,51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的72岁老人孙茂芳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称号,这是继郭明义、庄仕华之后,中央文明委授予的第三位“当代雷锋”。

  • “村里”“城里”养老保险合并前养老金相差45倍

    刚刚过去的2013年年底的时候,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两个亿,养老会成为未来的中国越来越大的一个问题,说起养老,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而且钱越多的话,养老的难度系数就会相应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