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
专业化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队伍
——走好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利通路径”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党管的六支主体人才队伍之一,社会工作者按照“利他主义”原则,通过专业知识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利通区委社会工作部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造就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目标,多举措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贡献应有的力量。利通区现有社会工作师持证人员416人,其中2024年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235人,占总持证人数的56.5%。
“留得住”强化政策激励保障
完善待遇措施,对获得初级社工师证、中级社工师证、高级社工师证的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分别是2000元、4000元、8000元,社区“两委”成员以及通过统一招聘的社区工作者分别按照每人每月200元、3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注重帮带关怀,发挥“传帮带”作用,根据专业特点、性格特点、个人特长等针对性制定帮带措施,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组织,结合“职工之家”的建设,常态化开展联谊交友活动,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强化政治激励,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制度,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和座谈交流活动,按规定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作为各级党代表候选人、人大代表候选人、政协委员人选以及先进典型等,调动社会工作人才积极性。
“用得上”精准对接社会需求
注重将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技能与辖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确保人岗相适、才尽其能。按照工作人员所学专业和擅长领域,统筹分工。会计专业的社区工作者负责财务工作,擅长调解的社区工作者负责12345矛盾纠纷,拍摄技术好的社区工作者负责宣传和视频剪辑工作,各自发挥独特作用又协同运转,形成紧密配合的有机整体,团队聚合力得以最大程度彰显与释放,高效推动社区各类工作稳步向前迈进。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到社会治理创新当中,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等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让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有用武之地。
“干得好”持续加强培训支持
为了让社会工作人才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利通区社会工作部探索“理论教育+业务提升”双轮驱动模式,指导各社区以“三个一”为抓手,将理论生动化。绘好“一张民情图”,推动社区工作者积极走访入户,对居民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成为群众的“家里人”。建立“一个楼栋群”,畅通社区工作者与居民双向联系沟通渠道,成为群众的“百事通”。记好“一本网格日志”,推动网格员走下去、记上来,成为群众的“解忧员”。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举,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常态化实施“网格解忧管家”治理模式,社区工作者深入居民小区及时解决楼道积水、瓷砖脱落及充电桩数量不够等“关键小事”,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社区治理工作的“多面手”。
利通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人才兴社”这一关键,继续创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磨炼打造了一批懂治理、善服务的全面发展型社区治理人才,为有效助推党建引领基层多元融合善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