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夏社会工作网! 用户注册 我要投稿
社工督导
  • 社会工作发展的下一个战线

    希望二三线城市同样可以在已累积的经验之上,调整、规划好本地的社会工作发展,优先本地的服务,而不是盲目地将一些很“成功”的服务模式照搬到自己的城市。要基于本地的特定社会需要及发展步伐,参考及套用合适的模

  • 社会工作中的本土化与水土不服

    尊重本土文化、维护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工作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在推动新旧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接受一贯的人和事,新的社会工作文化不能够被引进,则现代专业社会工作就可能难以发挥应有的补充作用。

  • 做督导的难处

    作为一名督导,最重要的工作是协助被督导者去认知自己﹑察觉自己。以我做督导的经验,同事/学生总是喜欢猜想督导话里的话,猜想督导想要的答案,而漠视了正在谈论的内容,督导的话中最原本的意思都没听进去,最后连

  • 社工服务细节的重要性

    要培养一个好社工,专业的知识及技巧是必须的,但我会更着重他/她的人格,特别是对人的尊重,而尊重来自对人的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会令我们对人有慈悲的心,令我们更懂得去重视﹑珍惜每一个生命。

  • 我们的社工太年轻?

    怎样令我们的社工既懂得人情世故,又不会虚情假意?怎样令一个社工既掌握人世间混浊的灰色地带,又仍然清明如镜地看到公义所在?怎样令一个社工既能够于复杂的利益关系间游刃有余,又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助人的真挚之心

  • 社工一定要像法官一样判断案主是非黑白吗?

    社工助人的目的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及完善,所以我们的工作是协助案主探索转变,从危难中找到机遇。我们都希望案主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所以当案主或案主间有不同的争论时,我们不用断定哪一套对、哪一套错,而应该与案主

  • 社工最重要的是“有心”还是“有力”?

    社会工作是“以人助人”、“以人为本”的专业,社工的“心”与“力”就好比人的灵魂与躯体,是二元合一的。我们不需要争论灵魂和躯体哪个更重要,做一名真正的社工,需要既“有心”又“有力”,缺一不可。

  • 个案辅导策略

    笔者在此分享自己近五年来的工作经验,分别以“与案主同行”、“办法总比问题多”、和“发现成长的美”三个题目,来回应以上提及的三个问题,以期抛砖引玉,对新入职的同工们有所启发。

  • 面对低保或经济困难户社工的“能"与"不能"

    当社工发现一个家庭陷入经济困难的困境,当然会责无旁贷地向这家庭介绍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援助(简称“低保”)服务,希望透过这项经济援助能够解决他们三餐温饱的问题。

  • 督导手记:学会分离

    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而言,以上每一阶段都很重要,每个阶段也都需要装备一定的理念与技能。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同理心的运用一直是被高度重视的。

  • 社会工作督导的第三条道路

    社会工作实务中非常注重对于案主需求的个性化满足,同样道理,对于社会工作督导的开展,本土化必然成为我国社会工作督导发展相对于国际社会工作的个别化需求。

  • 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关系如何把握“适度原则”

    在社区督导中,社工连续碰到两件事情引起我的思索,社工与案主建立关系的过程如何把握好“适度原则”?

  • 【督导答疑】做个案要从案主的表征问题入手

    社工与案主谈话的内容除了一些基本资料之外,亦主要围绕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这也是个案探寻的方向......

  • 社工如何创新服务 提炼服务特色

    服务创新的策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早”人无我有:创新,就是当别人还没有想到的时候,我们已经想到并开始做了。

  • 潍坊市首批培养6名本土社会工作督导

    由中国社工协会社工师委员会和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首期社会工作实务\行政督导培训班”于近期在深圳开班,潍坊市共派出6名学员参加,其中实务督导班2名,行政督导班4名。

  • 社会工作者应有的敏感度——赴澳门培训心得

    敏感度非天生,需培养,遇到事情第一时间带着专业眼光去观察,带着专业思维去思考,这就是敏感度。“从澳门的天空很蓝,推理到东莞需要家庭服务”这就是社工应有的敏感度。

  • 审慎的乐观主义论断——东莞督助集中培训心得

    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景带给我们足够的信心,也需要我们提升足够的能力来适应,梦想很乐观,现实需审慎!

  • 工作中面对困难时行动要积极 心态要随缘

    我们需要培养“行动要积极心态要随缘”的心态,有很多客观的环境我们不易改变亦不能掌控,所付出与回报亦不一定成正比,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 广东省中山市资助17家机构聘请25名社工督导

    中山市2012~2013年社工督导服务总结交流会在中山市联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行,来自香港及内地高校的11名社工督导齐聚一起,交流探讨中山社工督导服务经验和建议。

  • 保护儿童—美国性侵者网络注册社区通知制度

    未成年人性侵事件时有出现,不管是政府还是社工,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很难完全避免惨剧。面对到期出狱的性侵者,未成年人应得到怎样的保护?美国政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