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夏社会工作网! 用户注册 我要投稿
社工之家
  • 社会工作在中国:从边疆社会工作到民族社会工作

    从边疆社会工作到民族社会工作的时代演变,表现出社会工作在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本质、功能和制度建设形成完整而准确的认识。

  • 社会工作在中国: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务,并且在社会工作的建制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本土化的初步经验。

  • 社会工作在中国: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立法(三)

    在社会工作立法重新起步的今天,回顾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立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彭秀良从概念到历程回顾了民国时期社会工作立法的情况。

  • 社会工作在中国: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立法(二)

    在社会工作立法重新起步的今天,回顾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立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彭秀良从概念到历程回顾了民国时期社会工作立法的情况。

  • 社会工作在中国: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立法(一)

    在社会工作立法重新起步的今天,回顾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立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彭秀良从概念到历程回顾了民国时期社会工作立法的情况。

  • 历史上的今天:钢铁大王卡耐基宣布退休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从一名身无分文的移民成为美国工业史上不可或缺的杰出企业家,一路艰辛坎坷。而他最终的退休,为自己的事业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 委员:伤医案致“麻烦患者”被拒 建法律援助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在昨天的小组讨论上发言指出,法律弹性导致不断赔偿不该赔偿的钱,成为暴力的根源之一。他建议健全司法机制,为医疗纠纷中的患者建立法律援助体系,让解决纠纷走上法

  • 社区工作者

    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作人员。

  • 北京市政府:将为马航乘客亲属提供法律救助等服务

    3月8日凌晨1时20分,一架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航班,在起飞38分钟,与越南空管联系后失联。北京市政府已在四方面为马航失联客机乘客家属提供配合保障:住宿、交通车辆的后勤保障服务

  • 古稀老人无人养服毒自杀 法律援助讨说法

    “要不是方所长的热情帮助,恐怕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没了。”3月4日,曾经无依无靠、服毒自杀的邱老汉终于实现了入住养老院的愿望,他的话语中不时流露出感激之情。

  • 下岗女职工工龄缩水 法援律师为她讨公道

    40岁女职工赵丽颖(化名)一夜之间“没了饭碗”,在签署退养协议时,工龄还无端少了两年。两年工龄不算多,可在下岗女职工赵丽颖看来却含糊不得。她先和单位打了劳动仲裁,却因没有证据而败北。她为此向法律援助中

  • 去年我国办理法援案超115万件

    2013年,全国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5万余件,法律援助受援人总数达到128万余人次,分别比2012年增长13%和12%。

  • 武汉市首支妇女儿童 法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

    昨日,首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法律援助案件”、“十佳法律援助律师”评选结果揭晓。在表彰大会上,由多家法律机构律师自愿组建的武汉市首支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成立。

  • 边缘人群

    被社会忽视或极少关注的群体,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主流经济...)所排斥,所不包容的群体。

  • 我国最早的社会工作刊物:《社会工作通讯月刊》

    创刊于1944年的《社会工作通讯月刊》是我国最早的社会工作专业刊物,由国民政府社会部主办。这份刊物目前在国家图书馆有存,但是国内关于它的介绍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即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 单亲母子隔阂多年 法律援助调解初见成效

    2014年1月16日,昌平区南邵镇金明园小区周某来到南邵镇法律援助工作站,要求工作人员帮助调解家庭矛盾,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她,并询问了解有关情况。在工作人员的温情调解下,多年来母子间的隔阂终于消除。

  •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 江门法律援助工作遇困境 如何自助助人?

    一方面是法律援助队伍量少质弱,补贴标准低、经费缺口大,一方面是刑事案件数量急骤上升,社会律师办理法援案件积极性不高。如何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成了江门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道必答难题。

  • 退休人员再就业遇尴尬 常州法援对此发出用工提醒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返聘人员却对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知之甚少,用人单位也往往不与返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造成双方发生纠纷时返聘人员维权没有依据,纠纷难以解决。